一、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使用基本要求
有下列情况之一施工升降机不得安装使用: (一)属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; (二)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的; (三)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; (四)没有完整安全技术档案的; (五)没有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的。
1、设备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:施工升降机运动部件和建筑物和固定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㎝。
2、防护棚:防护棚长度不少于5m。宽度不少于电梯底笼最外部尺寸。顶部为双层木板间距不少于60㎝。
3、楼层门:层门净高度不应低于1.8m, 层门净宽度与吊笼进出口宽度之差不得大于120㎜。
4、附墙架装置:前附着与导轨之间用螺栓相连接。后附着与建筑物梁之间用螺栓与联结钢板相连。
5、防坠安全器:每1年都要求有检验合格报告。牌上标定的日期应在有效期内。使用有效期5年。
6、主要限位装置:上限位装置,安装位置应留有的上部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.8m。
7、信号装置:每个楼层要求设置司机能听到需求的信号装置。
8、超载保护装置:施工电梯应安装超载保护装置,超载保护装置超过额定重量110℅前应能中止启动;达到额定载重量90℅前应能给出报警信号。
9、接地要求:电动机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接地,接地电阻应≤4Ω,接地线为可拆卸,不得焊接。
10、作业要求:大雨、大雪、大雾或风速大于13米/S应停止安装作业;风速大于20米/S应停止运行。
11、其它要求:施工电梯每3个月应进行一次1.25倍额定载重的超载试验。
12、电器装置:
二、机械安全装置作用
1、安装吊杆:用来装拆导轨架标准节等部位的提升装置。
2、基础围栏:围护;
3、对重:对吊笼起平衡作用的重物。
4、安全护钩:防止梯笼倾翻;
5、救生天窗:紧急逃生出口;
6、外笼门锁:防止梯笼运行中外笼门被打开;
7、缓冲弹簧:减缓梯笼与地面的冲击;
8、电缆导向装置:防止电缆被挂断;
9、防坠安全器:防止梯笼坠落事故的发生。
三、施工升降机基础
1、应有基础设计计算方案(地下室顶板上)。
2、升降机天然基础应能承受工作条件下的全部荷载。
3、基础周围应有排水设施。
四、施工电梯安全管理
4.1、平时检查要点:
1、外用电梯首层进料口一侧应搭设长度不小于3一6米,宽于梯笼两侧各1米,高度不低于4.5米,防护棚两侧必须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封闭。
2、楼层卸料平台应平整、坚实,便于施工人员施工和行走,并设置可靠的工具式防护门,两侧应绑两道护身栏,并用密目网封闭,装载和卸载时,梯笼门框外缘与楼层平台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50mm(尽量对齐无高差),正常工况下关闭的梯笼门与层门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200mm。层门的净宽度与吊笼进出口之差不得大于120mm。
3、施工升降机运动部件与建筑物和固定施工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.20m。
4、导轨架轴心线对底座水平基准面的安装垂直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。
5、检查制动器:吊笼满载下降时,制动距离不超过0.3米,制动盘、块最薄不得小于5mm,否则更换。
6、防坠安全器:根据GB10055《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》规定,防坠安全器的有效标定期限不应超过一年;使用寿命不应超过5年。
新安装的升降机,在投入使用前,必须经过坠落试验。升降机在使用中每隔3个月,应进行一次坠落试验。试验程序应按说明书规定进行,当试验中梯笼坠落超过1.2m制动距离时,应查明原因,并应调整防坠安全器,切实保证不超过1.2m制动距离。
7、配重轮钢丝绳,至少每月检查一次。关键部位检查配重导向轮的磨损情况,如果磨损太大容易挂附墙,把钢丝绳挂断造成重大事故。
8、检查螺栓紧固情况:螺栓受振动容易松动,可以全部检查,每次抽查10%即可。
9、检查附墙支护系统:如果附墙有松动,震动特别大,应及时检查紧固。
10、检查齿条紧固情况。
11、检查驱动齿轮磨损情况,防止发生断齿事故。